9月11日,家在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七星村的江哥5点多就起床了,因为今天他要去家里旁边的渔耕粤韵旅游文化园参加今年秋天第一场秋捕活动,村里几个老鱼把式都去了。秋捕习俗在西樵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每到秋捕的时候,是养鱼人一年最开心的日子。
江哥来到渔耕文化园时,几个老把式已经到了,在塘边整理鱼网。鱼塘所在的地方是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好,面积2万多亩的桑基鱼塘区,是国家农业文化遗产,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单位誉为“世间罕有美景,人类生态典范”。
早起的太阳穿过鱼塘边茂密的桑叶,洒在鱼塘上,给鱼塘镀上一层金光,不时有鱼跃出水面,增氧机转得正欢。塘基上,几辆车等着拉鱼去市场。江哥他们6个负责拉网,一个负责划艇,网一旦挂在水里,划艇的就要将网解开。
老把式们准备好大鱼桶,将大鱼网分成几节,开始一节节抓鱼,将鱼抓到大桶里,然后再抬上去过秤装车。一大群各种各样的鱼在网里窜,比赛似的跳出水面,有的力气大,跃出水面重获新生。最大的鱼有近10公斤,最小的也有1公斤多。老把式们根据鱼商的需要,挑选鱼给鱼商。
江叔说,珠三角地区自古就以蚕桑养殖业为主,春天放鱼苗,秋天捕大鱼,秋捕是养鱼人的大节日与大喜事。除了捕鱼卖鱼,还要吃鱼生,吃时需要筷子捞匀配料,有“捞起捞起”的好意头。而鱼与“余”谐音,也有年年有余之意。有的村里还举行赛大鱼活动,选出鱼状元、鱼榜眼、鱼探花,对于养出大鱼的养殖户进行奖励。
据渔耕粤韵旅游文化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文化园将复原了秋捕民俗,邀请广大游客来捕大鱼。园区给游客们安排了徒手捕鱼、地笼起鱼、搬罾搬鱼、罩鱼、网鱼、兜鱼等众多古老的捕鱼方式,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来选择参加。